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核能安全委員會主管法規共用系統

列印時間:114.07.05 18:34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核子事故復原階段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廢棄物清除遇有放射性污染物之清理原則
公發布日: 民國 103 年 03 月 19 日
發文字號: 會技字第1030002030號
法規體系: 保安應變
圖表附件: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法規依據:
 (一) 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
 (二) 放射性物料管理法
 (三) 廢棄物清理法
 (四) 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
 (五) 輻射災害防救業務計畫(102.9.3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27次會議核定)
二、適用時機:核子事故災後復原重建階段。
三、適用區域:本清理原則適用區域係指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之一般地區。
四、清理原則:
 (一) 清理前之準備
   1. 核子事故復原階段,核子事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所屬之輻射監測中
      心、支援中心等應變單位,已對受影響區域執行輻射偵測與監測,
      並由核子事故復原措施推動委員會(以下簡稱核子事故復原委員會
      )依輻射強度或放射性污染程度劃分不同區域。
   2. 前目區域劃分如下:
    (1) 核子事故管制區
    (2) 管制解除準備區 
    (3) 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之一般地區:係指核子事故造成該區域額外
        增加之輻射年劑量為 1毫西弗以下,且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
        之鄉、鎮、市、區等行政區。
 (二) 清理責任劃分:
   1. 核子事故管制區:區域內非經許可,人員禁止進入;本區由核子事
      故復原委員會選定或指定專業機關(構)負責執行清理作業。
   2. 管制解除準備區:區域內會有復原與重建工作,人員進入須經許可
      ;本區由核子事故復原委員會選定或指定專業機關(構)負責執行清
      理作業。
   3. 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之一般地區(鄉、鎮、市、區等行政區):由直
      轄市、縣(市)政府負責清除,但為避免疏漏或有較高輻射的放射性
      污染物遭棄置之情形,執行一般廢棄物清除時,要進行輻射偵檢,
      以保護清除人員。請參考附件「核子事故復原階段執行廢棄物清除
      人員之輻射防護原則」辦理廢棄物清除作業。
 (三) 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之一般地區廢棄物之分類:
   1. 一般廢棄物:廢棄物表面輻射劑量率≦1微西弗/小時。
   2. 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1微西弗/小時<廢棄物表面輻射劑量率<20
      微西弗/小時。
   3.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廢棄物表面輻射劑量率≧20微西弗/小時。
 (四) 緊鄰管制解除準備區之一般地區廢棄物清除之權責分工與作業要求:
   1. 一般廢棄物: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照一般廢棄物清除方式辦理
      ,發現本款第2目或第3目所列放射性污染物時,依各該目辦理。
   2. 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執行一般廢棄物清除,發現有低放射性污染
      廢棄物時,應置於收集桶後,載送至垃圾掩埋場或指定場所集中暫
      存,後續由核子事故復原委員會委託(直轄市、縣(市)政府必要時
      得逕行委託)具備合格輻射防護人員之業者或專業機關(構)執行後
      續處置。
   3.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執行一般廢棄物清除,發現有放射性污染廢棄
      物時,為確保人員安全應將其圍籬,確保外圍空間輻射劑量率小於
      等於1微西弗/小時,並通報核子事故復原委員會委託專業機關(構)
      協助執行清理。
   4. 執行事業廢棄物清除,如發現有放射性污染物時,得比照本款第 2
      目或第 3目辦理。
   5. 執行一般廢棄物清除之垃圾收集車應配置輻射偵檢器及收集桶,以
      利隨車偵測及收集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
   6. 本款第 2目之垃圾掩埋場或指定場所,得劃定場所內一定區域供收
      集桶集中暫存使用。
   7. 本款第 2目之業者或專業機關(構),應訂定包含下列事項之「核子
      事故復原階段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清理作業計畫」,提報核子事故
      復原委員會核定後實施。
    (1) 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收集、集中保管與運送。
    (2) 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減容(包括焚化、壓縮或其他)與除污處理。
    (3) 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暫貯作業。
    (4) 其他有關低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清理作業。
   8. 本款第 3目之專業機關(構)應訂定包含下列事項之「核子事故復原
      階段放射性污染廢棄物清理作業計畫」,提報核子事故復原委員會
      核定後實施。
    (1)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收集、集中保管與運送。
    (2)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減容(包括焚化、壓縮或其他)與除污處理。
    (3)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暫貯作業。
    (4) 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最終處置作業。
    (5) 其他有關放射性污染廢棄物之清理作業。
五、廢棄物清除之準備、人員防護、輻射偵檢等,依附件「核子事故復原
    階段執行廢棄物清除人員之輻射防護原則」辦理。
六、核子事故復原階段執行廢棄物清除遇有放射性污染物之清理流程如附
    圖。
 
 
 
資料來源:核能安全委員會主管法規共用系統